风云沧桑两甲子,西迁精神代代传。为了让新一代交大人铭记西迁故事,传承西迁精神,5月18日下午,我院党委于外文楼B912会议室举行“与西迁教授面对面——西迁精神座谈会”。学院分党委书记杨小渭,教工党支部书记、委员及学生党支部共计30余人到会聆听学习。座谈会由学院教工机关党支部和研究生硕2015级党支部承办。
本次座谈会特邀学院两位西迁教授周淼冬、徐婉珠分享峥嵘岁月。两位江苏籍老教师伉俪情深,1956年举家西迁,至今已在西安已生活了六十年,他们的大半生与交通大学第二个甲子同呼吸、共命运。
忆往昔峥嵘岁月,周淼冬老师以自己求学报国之路开场。“我们这一代人国家命运、民族兴亡与自身发展是浑然一体的。”他感慨地说道。时值抗美援朝之际,响应国家号召,就读于大连中国人民解放军俄语专科学院,作为支援军事翻译的储备力量;建国初期,国家缺乏俄语教师,毅然由翻译转行教育,成为交通大学的一名人民教师;1956年国家做出支援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,他义无返顾再次由黄浦江边来到兴庆湖畔。
来到西安执教,时移世易,面临着由俄语转英语的任务和挑战。“当时中文教材稀缺,我们都是通过苏联的俄文教材自学英语”。周老师回忆自己转语种时说道。回首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,周老师表示,年轻时很羡慕同时会几门外语的人,自己也想多懂几门外语,买了很多书自学,后来发现,要完全精通一门语言绝非易事。为此,他勉励在场师生,做学问不能好高骛远,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并不容易,要大量阅读并重视点滴积累。
“与书籍为伴、与知识为友”是周老师留给全场师生的深刻印象。座谈之际,他还不忘拿出两本书《钱学森传》和《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》,并精摘了其中的经典语录分享给师生们。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”周老师借此机会鼓励年轻的交大人,多读书、读好书,时刻践行爱国爱校,在利益面前要坚持原则底线,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。
“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你们生在一个好时代,必将大有可为!”徐婉珠老师热泪盈眶地慨叹。遥想幼时国家风雨飘摇,兵荒马乱,徐老师几度哽咽。西迁之初,学校一片荒凉。如今,在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下,西安交大在这片热土上早已长成参天大树。她希望年轻的交大人,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活,坚定理想信念,肩负责任使命,踏踏实实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学校迈向“双一流”多做贡献。
此次座谈会是我院党委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,将“西迁精神进学院”作为党员党性意识教育的有力抓手,通过西迁教授面对面的方式,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、奉献意识、宗旨意识和忧患意识,并与优秀党员及支部评选形成有机“组合拳”,弘扬“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”的西迁精神,激发全院师生奉献担当的正能量,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作者:范蕾 陆天舒
摄影:毕晓楠